关于中心

    一、   航天传统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航天事业创建时期初步萌芽,六七十年代逐步形成,八九十年代逐渐丰富并进行提炼概括,反映航天工作者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的宝贵精神成果。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在成立大会上勉励航天干部职工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毕生致力于我国的导弹事业。之后,聂荣臻在向中央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后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作为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1958年,针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力量和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经验缺乏的情况,聂荣臻元帅提出了“集中力量,形成拳头,组织全国大协作”的方针。1960年,苏联中止援助,我国的导弹仿制处于艰难境地,国防部五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争口气,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这一关”的口号。1961年,国防部五院又倡导在研制工作中树立“敢想、敢说、敢干”和“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敢”“三严”作风,提出创造一个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的科研环境在尖端科技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按照科学要求完成任务,一切工作都要严格保证质量。

    1966年10月,周恩来总理针对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方针。周总理反复强调,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要加强管理,遵守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要过细地工作,切实保证产品质量。

经过20世纪70年代研制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和发射卫星,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火箭、水下发射固体推进剂火箭、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三项重点任务,航天科技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培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84年10月,航天工业部召开庆功授奖大会,表彰劳动模范和立功人员,在这次会议上总结提出了航天干部职工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出的六种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严肃认真、勇于攀登、献身事业”的精神。1986年年底,在航天工业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并在以后印发的,《关于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航党字(1987) 0031号)中,再次进行了强调,指出“要振兴航天事业,实现航天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发扬这种航天精神”。此后,根据聂荣臻元帅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精神,对航天精神的文字表述修改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0年5月,聂荣臻元帅亲笔为24字的航天精神题词。 

二、“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发展两弹一星事业中培育形成的宝贵精神成果。

1955年、1956年党中央先后作出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重大决策,1958年又提出要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一批从国外归来的优秀科学家与新中国培养的一批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职工一起,以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投入到强国兴邦的两弹一星事业中来。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奋发图强,默默奉献,甘当无名英雄,付出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全部精力,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经过艰辛的攻关探索,突破了导弹、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研制的尖端技术,取得了“两弹一星”全部发射成功的巨大成就。1960年11月,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6月,我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地地导弹飞行试验(“两弹结合”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 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其中包括在航天部门工作的钱学森、任新民等9位科技专家。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热情赞扬了为这一伟大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体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进力量。”

三、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载人航天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广大航天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奋战载人航天工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宝贵精神成果。

1985年,国防科工委和航天工业部向中央提出了将“载人航天”作为中国下一步航天发展方向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名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他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将载人航天技术的概念研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正式启动。为了加强对航天事业的领导,加快航天科技的发展,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成立了国家航天领导小组,由李鹏总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1989年9月,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并入刚刚恢复的中央专委。此间,中央专委研讨并批准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航天的中心任务是抓好应用卫星的研制生产和卫星的应用工作,努力实现载人航天“两抓一突破”的目标。1991年3月15日,李鹏同志邀见航天专家任新民同志,听取了有关载人飞船情况的汇报,并指出,我们要搞载人航天,从飞船搞起,争取新中国成立50周年载人飞船上天。6月29日,负责国家863计划中航天科技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向中央专委汇报了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意见,建议在20世纪末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在2010年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工程大系统。中央专委初步同意了专家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目标设想。1992年1月8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指出“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会议决定由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工作。出于保密需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命名为“921工程”。8月1日,中央专委会议专门听取了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工作的汇报,原则同意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方案,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上一致同意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工程立项后,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重托,不辱使命,执着追求,艰苦攻关,拼搏奉献,在我国航天事业已有的基础上,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1998年11月10日至11日,江泽民、李鹏、朱基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北京航天城视察载人航天工程研制情况。在视察过程中,江泽民、李鹏、朱基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特别提出要做到“一丝不苟,分秒不差”。李鹏同志强调,载人航天意义重大,一定要确保质量第一。朱镕基同志要求,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从设计到试验,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要做就做好,要干就干成。

1999年11月20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并于次日安全返回。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观看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时说:我所有的千言万语,都代替不了你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指出,参研参试人员身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是飞行试验成功的精神动力。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江泽民同志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航天科技队伍是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第一次正式使用载人航天精神的提法。2003年10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提出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1月7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2005年11月26日,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阐述了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质和意义。他指出,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胡锦涛同志特别指出,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强调指出:“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四、新时代北斗精神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致贺电。

贺电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战略成果,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探索、砥砺前行。”

中国北斗,星耀全球。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自1994年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北斗人奏响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到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再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

二十六载风雨兼程、九千日夜集智攻关,北斗人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使命情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力创新、攻坚克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打造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这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作棋盘星作子”,北斗系统凝结着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创造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展现着矢志自主创新的志气骨气;从北斗一号服务我国及周边地区,到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地区,再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中国北斗始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相关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彰显着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不断提升的精度,映照着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诠释,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激励我们继续迎难而上、勇攀新的高峰。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瞄准“卡脖子”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开放包容、互促共进,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发展优势,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坚持万众一心、团结共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坚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五、探月精神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冯·卡门撞击坑着陆;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贺电指出:“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并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合作。”“工程全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实践‘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追逐梦想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如今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的千年夙愿已经实现。“嫦娥”一次又一次成功奔月,曾经遥不可及的苍穹再也无法阻挡中华儿女不断探索的脚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出台过不同的探月计划,成功兑现探月诺言的国家并不多。中国航天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绕、落、回”的合理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既定计划,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误时间,在探月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扎实进步,向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过去,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月球、月表的插图,都基于美国探月拍摄的图像。自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幅月面图像和120m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高程图、月表元素含量分布图等重要图像资料后,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很快换上了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

30多年前,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院士在国外的展览橱窗前第一次见到了月球岩石样本。而就在2019年,叶培建亲历并见证了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全过程。

好饭不怕晚。我国探月工程呈现出了起点高、投入少、科技产出多、发射成功率高等显著特征。“与月亮相约,我们无疑是认真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说,中国探月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为了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棒接着一棒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逐梦之旅。

(二)勇于探索

探月工程,从启动开始,就对一系列核心技术展开“正面攻坚”——

14年前,嫦娥一号获取了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幅全月图。

9年前,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其着陆器成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器。

2020年冬天,嫦娥五号任务创造出5个“中国首次”:一是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的起飞,三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四是携带样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一个又一个“首次”背后,是中国航天人对未知空间和科学事业永不停歇的探索。

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进入地球时,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远高于第一宇宙速度。以如此高的速度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解决落点精度问题?

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创造性地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俗称“打水漂”:再入地球时,嫦娥五号保持了与初始一致的速度、姿态、角度等,通过升力控制,最终实现了对飞行轨迹的航向控制和俯仰控制,使之精准落在预定着陆地点。

从一个个设想到一场场试验,每一次的技术突破和难关攻克,都是勇于探索精神的生动实践。

(三)协同攻坚

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我国的探月工程?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探月工程作为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难度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任务,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既有来自航天央企和配套科研院所等传统“国家队”的,也有来自高新技术公司企业等民营机构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月工程成功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国军民商各要素的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2007年,嫦娥一号任务执行期间,在卫星设备即将运送至目的地、等待科研人员卸车开展后续工作的紧要关头,82名科研人员却因飞机晚点滞留在了北京首都机场。在了解到这一紧急情况后,民航当即决定,重新协调一架飞机运送科研人员。当82位科研人员成功登机后,才发现位置不够,还差2个座位。空乘通过广播向乘客说明情况:“探月工程嫦娥一号的科研人员要搭乘本次航班去执行任务,现在还差两个位置,有哪两位乘客愿意让出座位吗?”话音刚落,两位陌生乘客立刻起身收拾行李、走下飞机……

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嫦娥”。探月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中国探月的每一步跨越,都凝结了几千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与解放军指战员的心血和智慧。

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合作共赢

嫦娥五号任务立项之初,在一次探测器方案评审时,有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机构运动太多,环节也太多,每一个动作都是瓶颈式的风险点,一个环节不行,后面的都不行了。任务风险太大。”

“探月工程的难点在哪里?最难的就是把这么多复杂的东西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嫦娥五号是我们整个单次航天任务最复杂的一个系统任务,每一个过程都是任务的单点任务。单点任务就意味着,如果过程中间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后面的任务就没办法继续。所以每一个环节都是核心。”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

无论是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伴随探月工程成长的科技领军人物,还是初出茅庐的科研新兵,是他们共同伸出的双手,托举了“嫦娥”一次次成功飞天。

探索浩瀚宇宙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还是全人类的共同夙愿。

2019年,嫦娥四号的奔月之旅就搭载了由荷兰、德国、瑞典、沙特科学家参与研制的4台科学载荷,其着陆器上有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巡视器上有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中继星上配置着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中国在南美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与了嫦娥四号测控任务,欧洲航天局测控站也提供了支持。而保障嫦娥四号安全度过月夜的,则是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

中国对外层空间“合作探索、共同开发、和平利用”的主张,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构筑太空梦想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开放合作的中国航天,正积极利用双边、多边的合作机制,大力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探月朋友圈。

开放务实的合作态度和共赢模式,是我国在航天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次重要实践。目前,我国已经与德国、瑞典、荷兰、智利、沙特、俄罗斯、欧洲航天局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在深空探测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走出了一条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